上海青羽电脑科技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

——“因为我们的存在,让您的邮件系统更有价值!”

新闻中心

警惕:71%的新员工会在3个月内点击钓鱼邮件

发布时间:2025-06-27  /  浏览次数:81次
数字化时代,企业投入大量资源部署防火墙、加密技术和终端防护,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漏洞:人。近日,最新调查报告显示:71%的新员工在入职3个月内会点击钓鱼邮件,他们遭遇网络钓鱼攻击的概率比老员工高出44%,采用钓鱼模拟和基于行为培训的公司,其新员工在入职后的钓鱼风险降低了30%。当员工无法识别威胁,再先进的防护系统也会被一封邮件轻易绕过。如何让新员工从“风险源头”变成“安全卫士”?答案在于:智能、持续、实战化的安全培训。
 
新员工能否 “安全” ?
1.惊人的数据统计
71%的新员工在入职3个月内点击过钓鱼邮件,风险远高于老员工。
根据来自各行各业237家公司的数据,《2025年新员工网络钓鱼易感性报告》发现,新员工遭受网络钓鱼和社会工程诈骗的可能性比长期员工高44%,尤其是入职前90天为高危期。 
 
2.攻击者为何“偏爱”新员工?
缺乏经验:不熟悉公司安全流程,易将钓鱼邮件误认为合法请求。
入职压力:处于适应期的新员工,出于对组织架构和流程的信任,可能更容易轻信伪装成“高管”或“HR”发送的紧急指令。
培训缺口:入职初期,新员工对组织特定安全风险的认识尚浅,若此时的安全培训未能有效传递核心要点并促进行为改变,其识别钓鱼威胁的意识自然需要加强。 
 
3.常见攻击手段
冒充CEO或高管的虚假指令邮件。伪造的人力资源门户、发票或技术支持链接。

 
安全培训的 “多重痛点
培训内容:缺乏精准度与差异化
- 内容泛化,岗位风险脱节:现有课程多为通用化设计,未能针对不同岗位(如:财务、HR、研发、高管)面临的特定钓鱼攻击手法(如:假冒CEO、伪造内部系统、虚假发票、虚假招聘)进行定制化教学,导致防护知识与实际风险错位。
- 新老员工“一锅烩”,针对性缺失:新员工的基础认知薄弱期与老员工的“经验疲劳”期需求迥异,却接受同质化培训,造成新员工消化不良,老员工缺乏新知刺激,整体效果打折。
- 风险场景覆盖不足: 培训内容未能充分融入企业近期真实遭遇或高发的钓鱼案例,缺乏贴近员工实际工作场景(如:处理报销、查看HR通知、执行高管指令)的风险识别演练。 
 
培训形式:吸引力不足,知识留存率低
- 单向灌输,互动匮乏: 过度依赖理论讲解、PPT演示等单向输出模式,缺乏问答、讨论、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,员工被动接收,参与感低,学习动力弱。
- “学完即忘”,转化困难: 枯燥的纯理论内容难以形成深刻记忆,员工在培训后难以将知识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警惕性行为,导致“知道但做不到”。
- 效果评估流于表面: 缺乏有效的即时或阶段性学习效果检验机制(如:随堂小测、快速反馈练习),无法真实掌握员工理解程度和薄弱点。 
 
实战与评估:脱离真实威胁,效果难衡量
- “纸上谈兵”遇实战即溃:培训止步于理论告知,缺乏逼真的模拟钓鱼攻击演练(如:模拟高管指令邮件、伪造登录页面),员工在真实复杂的钓鱼陷阱面前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。
- 技能转化漏斗失效:员工虽知晓风险概念,但因缺乏在安全环境中犯错并即时纠错的机会,无法有效构建应对真实威胁的肌肉记忆和判断力。
- 培训ROI迷雾重重:企业难以量化评估培训的实际成效(如:点击率下降幅度、报告意识提升度),缺乏数据支撑来精准定位问题、优化课程及资源投入策略,陷入“投入无感,效果未知”的困境。
 
企业防护建议:

1.强化入职网络安全培训,确保早期防护

尽早培训:在入职第一天或第一周内进行网络安全培训,而非延迟至试用期后。

针对性内容:重点讲解中国企业常见的钓鱼攻击手段,如:

  • 假冒CEO/高管要求转账(“老板诈骗”)
  • 伪造HR邮件(如“工资调整”“社保更新”)
  • 虚假IT支持(如“系统升级,请重置密码”)

互动式学习:采用案例模拟、短视频等易于理解的方式,避免枯燥的理论灌输。

 

2. 开展定期钓鱼演练,提升实战防御能力

模拟真实攻击:定期发送模拟钓鱼邮件(如假冒HR、财务部门),测试新员工的识别能力。

即时反馈:若员工点击链接或提交信息,系统自动弹出警示,并附上正确应对方式。

数据追踪:记录易受攻击的员工群体,针对性加强培训。

 

3. 优化公司内部流程,减少人为风险

限制新员工权限:

  • 在试用期限制其访问敏感系统(如财务、客户数据库)。
  • 采用最小权限原则,逐步开放权限。

建立验证机制:

  • 涉及转账、敏感数据请求时,要求二次确认(如电话、企业微信/钉钉验证)。
  • 高管/HR/IT部门的关键邮件需带有特殊标识(如数字签名)。

简化安全举报流程:鼓励员工通过一键举报可疑邮件,并设立奖励机制。

 

4. 营造安全文化,让全员参与防护

管理层示范:高管定期强调网络安全重要性,避免“特权例外”(如口头要求转账)。

老员工带教:安排导师帮助新员工熟悉公司安全规范,减少误操作。

持续宣导:通过内部公告、安全月活动等保持安全意识热度。

一站式解决邮件收发与安全难题
靠谱工程师为您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技术支持与服务
申请试用
400-602-8603